
荣耀400系列×微博校园 我的答案真实如我 主题片
RD-W-2025-41780
媒体公司组 / CB-1012 视频-内容营销
参赛公司 | 微博/Weibo (北京) |
---|---|
广告主/品牌主 | 荣耀手机 |
作品信息
发布日期 | 2025年6月 |
---|---|
预算/研发成本 | 10-20万 |
公益 | No |
行业类别 | 电子电脑 |
品牌 | 荣耀手机 |
作品描述
背景
在当代社会,年轻人深陷“成功焦虑”,社交媒体将个体压缩为单薄标签,真实成长困境被遮蔽。荣耀2025年提出“真实就是力量”的品牌主张,回应这一社会情绪,试图在智能手机硬件内卷之外开辟情感差异化赛道。项目以清华大学博士生高辰锋为叙事锚点,通过《我的答案真实如我》主题片展现其“家庭创伤-自我救赎-平凡理想”的三重人生,解构精英刻板印象:他既是熬夜改论文的普通博士生,也是用荣耀手机与环卫工爷爷奶奶视频的孙子,更是父亲忌日时独自徘徊的失语者。这种去滤镜化的真实记录,不仅为荣耀产品主张注入情感共鸣,更构建品牌与年轻人价值观对话的新通道——当社会沉迷制造焦虑时,真实成为最稀缺的力量。
目标
荣耀此次传播项目旨在通过真实故事建立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。在品牌层面,以清华大学博士生高辰锋的真实人生为媒介,将荣耀400系列"真实影像力"从技术参数升华为情感载体,通过自然场景植入(如视频通话、生活记录)实现品牌理念的软性渗透。在传播层面,通过#我的答案真实如我#话题打造,达成三重目标:一是打破"成功学"单一叙事,计划打造上亿级别阅读量的社会讨论;二是通过高辰锋的家庭故事与学业经历,加强情感共鸣;三是通过"我的人生AB面"互动,鼓励用户用荣耀手机记录真实自我,实现从传播到行动的转化。最终在毕业季节点,完成从产品功能到品牌价值观的完整输出。
创意
1、反套路叙事:打破精英神话,回归「普通人」的共鸣:相比传统高校题材TVC常见的「学霸开挂」「逆袭爽感」套路,本片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叙事路径——解构精英光环。高辰锋的清华博士身份被有意弱化,镜头聚焦的是他作为普通人的挣扎。这种「去戏剧化」处理,恰恰构成了对年轻人真实生存状态的精准映射——人生大多数时刻,本就没有配乐和字幕。
2、品牌植入的「呼吸感」:产品成为故事的参与者:不同于硬性展示产品功能的传统TVC,荣耀手机的植入遵循「三不原则」:不打断叙事、不制造消费感、不替代情感。这种克制的植入策略,反而让「真实影像力」的产品主张获得了更深刻的记忆点。
结果
1、核心话题爆发力
作品主话题#我的答案真实如我#累计阅读量3.9亿,互动量1.3万,衍生话题#镜头下23岁博士的真实答案#阅读量2919万,互动量7.2万,形成话题矩阵效应。原创视频播放量突破205万次,登上微博热搜榜第18位并持续在榜1小时以上,触达泛人群圈层。
2、用户共创生态
该作品吸引大量KOC及跨领域KOL自发参与讨论,推动话题从校园生活讨论延伸至职场焦虑、代际沟通等社会议题,引导年轻人在网络上找回最“真实”的自己,每一份答案都是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。
分析
本项目通过高辰锋"非典型清华博士"的真实叙事,构建了"故事-品牌-社会议题"的黄金三角关系,以"平静见证力量"的表达方式,既规避了精英故事的悬浮感,又跳出了苦难营销的窠臼。创新采用"参与式共鸣"传播模式,通过#我的答案真实如我#话题及"人生考卷没有正确答案"等低门槛互动,精准触达年轻人的表达需求,借助荣耀手机载体实现从校园圈层到大众破圈的自然过渡。这一案例为科技品牌人文营销树立新范式,证明当品牌放弃"完美人设"、拥抱生活真实质感时,反而能建立更深层的用户连接,将"真实影像力"从产品功能升华为可持续的品牌精神资产。